第一代100元人民币(90后请慎入)

不知道各位有没有发现,现在的钱是越来越不值钱了,一张百元大钞拿出来,基本买不了多少东西就给花光了。比如去商店里面买烟,两盒华子就得一百块;去餐馆里面吃饭,随便炒两个菜又是一百块;出门打个车,感觉没走多远计价器就已经显示成了三位数;去电影院里面看场电影,一百块顶多两张票。

90后请慎入,你们永远不会理解,80年代的一百块到底有多值钱

然而在我的童年记忆中,一百块可是很值钱的,可以买到很多东西。比如去商店里面给大人们买烟,一包上海牌只要5毛钱,一百块我能买20条;出门坐公车,只要6元就能买张月票,一百块我一年都坐不完;去剧场里面看场电影,一张票只要两毛钱,也就是说我得看500场电影才能花掉一百块,可能这辈子我都看不了500场电影。

当然作为一个吃货,最令我印象深刻的还是下馆子吃饭。当年的一百块几乎可以满足我对美食的所有幻想。

比如吃早餐,小时候我家离学校比较远,为了省时间,上学的时候早餐一般外面吃,餐费标准一般就两毛钱左右。通常就一块8分钱的烧饼,两根4分钱的油条,然后再来杯豆浆,也是4分钱。当然有时候也会吃包子或者馒头,那玩意儿更便宜,一毛钱两个大馒头能给你撑得饱饱的。如果按照这个标准的话,一百块能够买两千个馒头,我一个学期都吃不完。

90后请慎入,你们永远不会理解,80年代的一百块到底有多值钱

再比如吃面条,小时候我家对面有家比我年纪还大的饭馆,煮面条乃是一绝,那调味打得不能说是天衣无缝,那也是恰到好处,深得我和我爸两大面客的热爱。正常情况下,基本上每个周末我爸从厂里回来,爷俩就会去他们家消费一次,而且每一次都是雷打不动的老三样。

首先面条给下半斤,都用大碗装,辣子多放;然后二寸长的五花烧肉两块,不用切直接盖上;最后再来两串油炸丸子,满满的两大碗搞定。当然如果是夏天,饮料也会安排上,老爸喝啤的,我来汽水。

而这样两份面条怼下来,花费也就一块多。所以即便是每周都去他们家吃,我和我爸一年也消费不了一百块。

90后请慎入,你们永远不会理解,80年代的一百块到底有多值钱

当然如果是去吃大餐打牙祭的话,那消费可能就要高一些了。小时候我家每个月会有一次奢侈消费,发了工资的老爸就会领着全家人去涮火锅。这是我最期待的日子,什么鸭肠毛肚羊肉卷,平时吃不上的东西全都在这儿了。

这是我家每个月最为奢侈的一笔消费,基本上一顿都得要10元左右。但即便如此,我们家也得吃上十次才能花掉一百块。对比现在一家人出去吃火锅,动辄六七百的消费,那已经是相当的便宜了。

我童年记忆中的一百块为何这么值钱?因为我的童年是在八十年代。

90后请慎入,你们永远不会理解,80年代的一百块到底有多值钱

那是一个低收入水平的年代,工资普遍不高。比如我爸在国营厂里面当技工,一个月工资差不多就50块钱。而这个工资待遇在当时已经算是比较不错了,一般得要工龄较长的老职工才能达到这个水平。其他的像刚入职的学徒工,前三年的工资也就才一二十块。只有等到三年的学徒期满后,他们才能拿到36元的正式工待遇。

再比如我母亲从师范学校毕业后,被分到小学里面当老师,最开始的时候她的工资也就三十元左右,后来涨到了四十块。这样一算下来,我们家一个月的收入大概是90块左右。换句话讲,当时一百块钱比我们家全家一个月的收入都还要多,那能不值钱吗?

事实上,我们家的这个收入水平在当时已经算是不错了。当时我们全家老小足有6口人,都指着父母的收入生活,开销绝对不算小。但是当时我们家的生活水平并不低,虽不说顿顿能吃肉,但时不时打打牙祭还是可以的。而且家里像什么自行车、电视机、电冰箱这些东西全都给置办上了。

90后请慎入,你们永远不会理解,80年代的一百块到底有多值钱

简而言之,我家当时的收入情况属于是比上不足,但比下有余,收入比我家低的家庭也有不少。比如我邻居叔叔家里就他一个人在厂里上班,一个月四十多块的工资就是他们家里的全部收入,但他们也就能够维持正常的生活。

这还仅仅是城市里面的收入状况,而在广大的农村地区,那个收入水平无疑要更低。由于农村没有工厂企业,所以提供不了什么工作机会。农民们想要挣钱那就只能是去给人家做小工,或者当挑夫,干一些卖力气的活。而这种工作往往都是吃力不讨好,辛苦费力气不说,工资也没多少。可能你挑着上百斤的货物,辛辛苦苦跑了几十里地,累了一整天,结果到手的力钱也就那么一块钱。

理论上讲这个工资也不算低,毕竟就算是一块钱一天,那一个月干下来也有着30块的收入,都快赶得上城里的工人了。但问题是这种工作不能天天做,且不说没有那么多货给你挑,你的身体也吃不消啊。

90后请慎入,你们永远不会理解,80年代的一百块到底有多值钱

所以即便是那种专门揽活卖力气的挑夫,一个月能有一半的时间干活就不错了,运气好能挣个一二十块。而这一二十块血汗钱,往往就是他们一家人所有的收入。

所以在八十年代,咱们中国的收入水平是非常低的。既然收入低,那么物价自然也就高不上去了,不然就没法活了。所以大家在消费的时候,往往只需要很小的面额,就能买到很多的东西。

那时候买东西的单价,一般都是以“分”和“毛”为单位的,能上一块钱的那都算是大额消费,没法天天搞。就比如前面所讲的我们一家人涮火锅,那得是一个月才能有机会搞一次。

90后请慎入,你们永远不会理解,80年代的一百块到底有多值钱

当然了,那时候也不是所有的东西都便宜。像电视、冰箱以及自行车这一类的工业品,那都属于是高消费品,通常都是以百元为单位。比如我家的第一辆自行车,凤凰牌的二八大直杠,花了160块。而我家的第一台电视,西湖牌的14寸小黑白,花了400块。

没办法,咱们国家那时候的工业底子薄,工业品产能有限,由此导致电视冰箱这些工业品成为了稀缺物品,时常就是供不应求。正所谓物以稀为贵,既然商品稀缺,那自然就会卖得比较贵。再者而言,由于当时的生产技术也还比较落后,工业品在成本方面也远比现在来得高,所以卖得贵实属正常。

总体来讲,物价低才是那个年代的特征。因为在那个物资稀缺的年代,温饱才是老百姓的首要追求。而低物价源于低收入,说明那时候的我们条件还是比较艰苦的。

90后请慎入,你们永远不会理解,80年代的一百块到底有多值钱

在我的记忆中,小时候穿新衣服总要等到过年,冬天总有吃不完的白菜萝卜,想吃火锅就只能等到老爸发工资……

所以我虽然怀念那个年代,但我并不想回去。

发布于 2023-01-10 13:01:05
收藏
分享
海报
171
上一篇:中国银行电话查询密码初始密码(手机银行登录密码遗忘怎么办试试用手机银行自助重置) 下一篇:长城电脑股票(异动快报中国长城00006611月18日10点18分触及涨停板)
目录